《大众哲学》之读书笔记

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这种斗争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戏剧、小说、诗歌、理论、科学、哲学、法律、道德等许多方面。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通过这些方面,散步他们的一套反动的、专制独裁的、殖民地奴化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内容主要的是麻醉广大人民使之忘却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盲目服从专制独裁的“领袖”,向帝国主义者屈服,向封建势力和投机垄断的大官僚资本家屈服。

在同样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感想。

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知或根本办法,也就是世界观。

我们的一切思想,我们对于每一件事或每一类物的认识和看法,都在根底里包括着一种哲学思想,或者按照专门哲学的说法,都有一种世界观的基础。

哲学思想是其他各种思想的世界观基础。

正确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

正确的哲学思想,是要能够正确反映整个世界发展的总规律。

研究哲学必须时时刻刻抱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行动的目的。

我们这里说的着色眼镜,自然只是一个比方,各种人的世界观之所以有不同,并不是简单地由于他们在街上眼镜店里配了各种不同的有色眼镜,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乃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各种人之所以有不同世界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

任何一种世界观,都可以在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里找到它的来源。

主观的、精神的东西本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的反映,但它反过来又对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发生一定的反作用。

唯物论的根本思想,是承认物质有独立的存在和自己的规律,物质是第一位的东西,精神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

革命阶级必须坚持唯物论,就是哲学的党派性。

有些凭主观感想办事的人在临到失败以后,常常不肯反省自己主观的错误,不肯虚心地研究事实,却埋怨自己的失败是由于“运气不好”。当他这样诅咒的时候,他虽然不一定会想到这是一种宗教迷信思想,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这一个圈套:就是不知道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思想违背了事实的规律,而以为违背了冥冥中的神意。

日常生活的公式主义,就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公式主义的思想基础,就带有客观唯心论的性质。为什么呢?因为它把一些固定了的思想公式看做决定一切的东西,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受这些公式的支配和安排,而不知道世界万物各有各的变化发展规律,不受任何既定公式的限制。

那就是抛弃一切死的“公式”体系,切切实实地研究活的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只有经过物质力量才可能推动物质运动,单单精神作用是什么也推动不起来的。

世上的一切事物,是在我们的主观心意之外独立存在着,它们的发展变化情况不是依赖我们的心意为转移的。世界上的事情,决不是我们随便想要怎样便会怎样,相反的,常常是我们希望这样,而偏偏事实上就不会这样。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变化发展规律,对不同的事物不能用同一个简单的看法去对待它们。

唯物论承认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依赖人的心意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是具有自己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实在的东西。

人的思想如果能够与事物的规律一致,如果能认识这规律,适当地利用规律知识,去改变世界上的事物,就能创造许多新的事物。

要认识事物规律,必须对每一事物的情况有具体了解。

你要使自己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遇到任何事情,任何问题,都能够认真地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把它本身的具体规律寻找出来,然后按照这规律去办事,去解决问题,去指导工作,使事办得好,问题解决得顺利,工作做得有成绩,不至于碰钉子,或至少不碰大钉子。

唯物论主张物质得真相可以认识,“不可知论”是不对的。

认识是运动发展的过程,逐步地达到事物的全面认识。

我们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形象;一种是理性认识,能了解事物本身深刻的特征。

在革命队伍中,有些人只重视自己个人或自己周围的人们的直接斗争经验,而轻视有系统有条理的理论知识,认为谈理论是空洞无用的,这也是一种经验论的观点,这叫做狭隘经验主义。

特别有许多读书较多而又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常常犯一种毛病,就是过分看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轻视实际经验和实际知识。

由客观事物反映为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做桥梁。

要先把很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才有可能达到理性认识。

现在我们懂得理性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了。原来理性认识的产生先要有许许多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对于一件事物如果没有感性认识或者感性认识很少,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或不可能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感性认识多了,那你就有可能经过它而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了。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性质,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规律,是因为它们与其他事物发生不同的关系。

理性派和教条主义以为不依靠感性认识就可以有理性认识,这等于说没有父母就能生儿子。

要掌握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必须着重学习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必须着重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的实际经验,调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把这些实际的材料加以研究,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找到中国革命各方面的规律。总之,要从十分丰富的感性的事实材料中去分析研究和找出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仅凭个人主观的感想或凭简单地从书本上引来的片言只字来下结论,这就是正确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就是唯物论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理性的认识,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按照一定事物的规律的知识,来推测这以事物未来的发展以及它将会发生的作用。

我们认识事物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旁观的地位上去认识;一种是在实际行动中认识。

实际行动有两种:一、改变自然;二、改变社会。

不同的阶级对事物有不同1认识,就因为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的立场不同。

正确的理性认识能使我们预见将来,指导行动,不至于走错路。

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指导工作的方法,是“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唯物论承认认识的真假要以客观事物做标准。这就是承认客观真理。

认识只在一定的情形下才是真的,这是真理的相对性。

什么叫做真理的相对性呢?就是说真理并不是绝对不变,它只在一定的客观情形下才是真理,客观情形变了,真理的看法也就要变。

我们所说的绝对真理,不是指那绝对不变的认识,而是指一切经过实践证明的符合于客观实际情形的正确的事物规律的认识。

我们不能一下子认识全部绝对真理,而只能在认识的发展中去一步步去接近它。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真理认识的相对性,因此就永远不应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必须不断努力,不断调查研究,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和学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相信我们每一次获得的正确的认识虽然一方面是相对真理,但另一方面同时又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要相信无数相对的真理积累起来,可以不断接近绝对真理,因此就要学习积累知识,不要把任何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随便忘掉,天天努力使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认识更加完全,以便更有能力正确地、周密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更善于指导工作。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没有静止不变的认识。

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的方法,就是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致的方法,不正确的方法,就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

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某些事物有一定的联系。联系就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事物不能孤立存在,乃是有一种普遍的规律。

事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种关系叫做有机的联系。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两句辩证法的名言,第一句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对于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又一句是说:“没有抽象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

事物本身经常有性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位置和数量的变化。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和消灭过程。

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在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变化发展看做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这就是辩证法的第二条规律。

辩证法的方法要研究哪些事物是发展的或消灭的及其发展和消灭的原因。

雷峰塔的倒塌是经过两种变化过程:量变;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一切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质量的互相转变,并不是循环,而是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向上发展过程。

没有内部对立或自己矛盾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通过自己内部对立方面的冲突和斗争。

发展就是对立的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正确的思想方法,就是要研究事物的矛盾和解决矛盾。

揭露矛盾,就有可能解决矛盾。

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

平常所说的“没有了”或“消灭了”,都包含着“转变”的意思,没有绝对的消灭。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变,是由于它自己内部的矛盾。

事物的反面在一定情形下变为正面,就发生性质的转变,这叫做“向对立方面转化”,也叫做“否定”。

“否定”也要从两方面来了解: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消灭,另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保存、发展、进步。

正确的革命指导就在于善于引导人民航行在曲折的道路上,看清楚各种暗礁和避开这些暗礁,当暂退则暂退,当转弯则转弯,不致盲目直冲,以致遭受挫折失败。

事物都有两方面:外表变化不定的形状,这是现象方面;内部的一定的关系,这是本质方面。

现象和本质的矛盾不是绝对的。现象就是本质的表现,与本质有不可分的关系。

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经验提高到理论,这就能使认识深入到本质。

要认识本质,必须以大量的现象认识作基础。

”狭隘经验主义“,就是拘泥于少量的或局部的现象知识,因此也就容易为局部的现象所迷而发生错误。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形式。事物在一定形式中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是它的内容。

认识事物,不可单从形式上着眼,而要从内容上着眼。因为形式往往会造成假象,模糊了内容。

内容是变化不停的,形式则是比较固定的。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由互相依赖变为互相排斥,内的变为外在的,就发生内容和形式的冲突和斗争。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变化,都有一定的秩序。

事物的发展都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规律性或合法则性。

规律决定于事物的发展情况合条件。

因果规律是事物本身的规律。

内因合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发生作用。事物发展最后的决定作用在内因。

事物的必然性,是事物自己本身的性质。它不决定于什么神灵的意志,也不依赖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决定于它自己本身发展的情况和周围的条件。

有原因的事物,并不就等于必然性的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有支配倾向的事件,就是有必然性的事件。

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支配倾向的事件,就是偶然性事件。

事物的存在适合一定的目的,就叫做目的性。

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归根结底都是规律性的产物。

人的目的决定于他的社会地位,在阶级社会就决定于他的阶级利益。

唯物论反对目的论,但决不是宿命论。

人的目的能否实现,要看着目的是否合乎社会发展规律。

事物的出现,只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成为事实,这就是可能性。

哲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于改变世界。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用来研究问题和阶级问题的思想武器。

文章目录
  1. 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2. 这种斗争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戏剧、小说、诗歌、理论、科学、哲学、法律、道德等许多方面。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通过这些方面,散步他们的一套反动的、专制独裁的、殖民地奴化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内容主要的是麻醉广大人民使之忘却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盲目服从专制独裁的“领袖”,向帝国主义者屈服,向封建势力和投机垄断的大官僚资本家屈服。
  3. 在同样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感想。
  4. 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知或根本办法,也就是世界观。
  5. 我们的一切思想,我们对于每一件事或每一类物的认识和看法,都在根底里包括着一种哲学思想,或者按照专门哲学的说法,都有一种世界观的基础。
  6. 哲学思想是其他各种思想的世界观基础。
  7. 正确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
  8. 正确的哲学思想,是要能够正确反映整个世界发展的总规律。
  9. 研究哲学必须时时刻刻抱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行动的目的。
  10. 我们这里说的着色眼镜,自然只是一个比方,各种人的世界观之所以有不同,并不是简单地由于他们在街上眼镜店里配了各种不同的有色眼镜,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乃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11. 各种人之所以有不同世界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12. 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
  13. 任何一种世界观,都可以在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里找到它的来源。
  14. 主观的、精神的东西本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的反映,但它反过来又对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发生一定的反作用。
  15. 唯物论的根本思想,是承认物质有独立的存在和自己的规律,物质是第一位的东西,精神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
  16. 革命阶级必须坚持唯物论,就是哲学的党派性。
  17. 有些凭主观感想办事的人在临到失败以后,常常不肯反省自己主观的错误,不肯虚心地研究事实,却埋怨自己的失败是由于“运气不好”。当他这样诅咒的时候,他虽然不一定会想到这是一种宗教迷信思想,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这一个圈套:就是不知道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思想违背了事实的规律,而以为违背了冥冥中的神意。
  18. 日常生活的公式主义,就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19. 公式主义的思想基础,就带有客观唯心论的性质。为什么呢?因为它把一些固定了的思想公式看做决定一切的东西,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受这些公式的支配和安排,而不知道世界万物各有各的变化发展规律,不受任何既定公式的限制。
  20. 那就是抛弃一切死的“公式”体系,切切实实地研究活的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21. 只有经过物质力量才可能推动物质运动,单单精神作用是什么也推动不起来的。
  22. 世上的一切事物,是在我们的主观心意之外独立存在着,它们的发展变化情况不是依赖我们的心意为转移的。世界上的事情,决不是我们随便想要怎样便会怎样,相反的,常常是我们希望这样,而偏偏事实上就不会这样。
  23.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变化发展规律,对不同的事物不能用同一个简单的看法去对待它们。
  24. 唯物论承认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依赖人的心意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是具有自己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实在的东西。
  25. 人的思想如果能够与事物的规律一致,如果能认识这规律,适当地利用规律知识,去改变世界上的事物,就能创造许多新的事物。
  26. 要认识事物规律,必须对每一事物的情况有具体了解。
  27. 你要使自己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遇到任何事情,任何问题,都能够认真地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把它本身的具体规律寻找出来,然后按照这规律去办事,去解决问题,去指导工作,使事办得好,问题解决得顺利,工作做得有成绩,不至于碰钉子,或至少不碰大钉子。
  28. 唯物论主张物质得真相可以认识,“不可知论”是不对的。
  29. 认识是运动发展的过程,逐步地达到事物的全面认识。
  30. 我们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形象;一种是理性认识,能了解事物本身深刻的特征。
  31. 在革命队伍中,有些人只重视自己个人或自己周围的人们的直接斗争经验,而轻视有系统有条理的理论知识,认为谈理论是空洞无用的,这也是一种经验论的观点,这叫做狭隘经验主义。
  32. 特别有许多读书较多而又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常常犯一种毛病,就是过分看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轻视实际经验和实际知识。
  33. 由客观事物反映为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做桥梁。
  34. 要先把很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才有可能达到理性认识。
  35. 现在我们懂得理性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了。原来理性认识的产生先要有许许多多感性认识积累起来。对于一件事物如果没有感性认识或者感性认识很少,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或不可能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感性认识多了,那你就有可能经过它而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了。
  36.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性质,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规律,是因为它们与其他事物发生不同的关系。
  37. 理性派和教条主义以为不依靠感性认识就可以有理性认识,这等于说没有父母就能生儿子。
  38. 要掌握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必须着重学习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必须着重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的实际经验,调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把这些实际的材料加以研究,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找到中国革命各方面的规律。总之,要从十分丰富的感性的事实材料中去分析研究和找出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仅凭个人主观的感想或凭简单地从书本上引来的片言只字来下结论,这就是正确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就是唯物论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9. 理性的认识,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按照一定事物的规律的知识,来推测这以事物未来的发展以及它将会发生的作用。
  40. 我们认识事物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旁观的地位上去认识;一种是在实际行动中认识。
  41. 实际行动有两种:一、改变自然;二、改变社会。
  42. 不同的阶级对事物有不同1认识,就因为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的立场不同。
  43. 正确的理性认识能使我们预见将来,指导行动,不至于走错路。
  44. 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指导工作的方法,是“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5. 唯物论承认认识的真假要以客观事物做标准。这就是承认客观真理。
  46. 认识只在一定的情形下才是真的,这是真理的相对性。
  47. 什么叫做真理的相对性呢?就是说真理并不是绝对不变,它只在一定的客观情形下才是真理,客观情形变了,真理的看法也就要变。
  48. 我们所说的绝对真理,不是指那绝对不变的认识,而是指一切经过实践证明的符合于客观实际情形的正确的事物规律的认识。
  49. 我们不能一下子认识全部绝对真理,而只能在认识的发展中去一步步去接近它。
  50.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真理认识的相对性,因此就永远不应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必须不断努力,不断调查研究,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和学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相信我们每一次获得的正确的认识虽然一方面是相对真理,但另一方面同时又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要相信无数相对的真理积累起来,可以不断接近绝对真理,因此就要学习积累知识,不要把任何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随便忘掉,天天努力使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认识更加完全,以便更有能力正确地、周密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更善于指导工作。
  51.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没有静止不变的认识。
  52. 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53. 正确的方法,就是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致的方法,不正确的方法,就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
  54. 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某些事物有一定的联系。联系就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事物不能孤立存在,乃是有一种普遍的规律。
  55. 事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种关系叫做有机的联系。
  56.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两句辩证法的名言,第一句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对于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又一句是说:“没有抽象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
  57. 事物本身经常有性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位置和数量的变化。
  58.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和消灭过程。
  59. 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在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变化发展看做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这就是辩证法的第二条规律。
  60. 辩证法的方法要研究哪些事物是发展的或消灭的及其发展和消灭的原因。
  61. 雷峰塔的倒塌是经过两种变化过程:量变;质变。
  62. 量变和质变:是一切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63. 质量的互相转变,并不是循环,而是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向上发展过程。
  64. 没有内部对立或自己矛盾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65.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通过自己内部对立方面的冲突和斗争。
  66. 发展就是对立的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67. 正确的思想方法,就是要研究事物的矛盾和解决矛盾。
  68. 揭露矛盾,就有可能解决矛盾。
  69. 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
  70. 平常所说的“没有了”或“消灭了”,都包含着“转变”的意思,没有绝对的消灭。
  71.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变,是由于它自己内部的矛盾。
  72. 事物的反面在一定情形下变为正面,就发生性质的转变,这叫做“向对立方面转化”,也叫做“否定”。
  73. “否定”也要从两方面来了解: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消灭,另一方面是某些事物的保存、发展、进步。
  74. 正确的革命指导就在于善于引导人民航行在曲折的道路上,看清楚各种暗礁和避开这些暗礁,当暂退则暂退,当转弯则转弯,不致盲目直冲,以致遭受挫折失败。
  75. 事物都有两方面:外表变化不定的形状,这是现象方面;内部的一定的关系,这是本质方面。
  76. 现象和本质的矛盾不是绝对的。现象就是本质的表现,与本质有不可分的关系。
  77. 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经验提高到理论,这就能使认识深入到本质。
  78. 要认识本质,必须以大量的现象认识作基础。
  79. ”狭隘经验主义“,就是拘泥于少量的或局部的现象知识,因此也就容易为局部的现象所迷而发生错误。
  80.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形式。事物在一定形式中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是它的内容。
  81. 认识事物,不可单从形式上着眼,而要从内容上着眼。因为形式往往会造成假象,模糊了内容。
  82. 内容是变化不停的,形式则是比较固定的。
  83.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由互相依赖变为互相排斥,内的变为外在的,就发生内容和形式的冲突和斗争。
  84.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变化,都有一定的秩序。
  85. 事物的发展都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规律性或合法则性。
  86. 规律决定于事物的发展情况合条件。
  87. 因果规律是事物本身的规律。
  88. 内因合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发生作用。事物发展最后的决定作用在内因。
  89. 事物的必然性,是事物自己本身的性质。它不决定于什么神灵的意志,也不依赖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决定于它自己本身发展的情况和周围的条件。
  90. 有原因的事物,并不就等于必然性的事物。
  91. 在发展过程中有支配倾向的事件,就是有必然性的事件。
  92. 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支配倾向的事件,就是偶然性事件。
  93. 事物的存在适合一定的目的,就叫做目的性。
  94. 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归根结底都是规律性的产物。
  95. 人的目的决定于他的社会地位,在阶级社会就决定于他的阶级利益。
  96. 唯物论反对目的论,但决不是宿命论。
  97. 人的目的能否实现,要看着目的是否合乎社会发展规律。
  98. 事物的出现,只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成为事实,这就是可能性。
  99. 哲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于改变世界。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用来研究问题和阶级问题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