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之阅读记录

一直想读一本有关中国农村的书籍,我的成长经历,一半在城市,一半在农村,在城市那段时间,也有过一些经历,但没有那么深刻。在农村待了那几年里,感触很深,经历很多,领悟也很多。于是我决定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进一步系统化深入了解农村。这本书我早两年前的时候,就已经阅读了一小部分,最近一鼓作气读完了。

系统化做了相关记录,如下所示:

一、重刊序言

  • 1.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得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得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
  • 2.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乡土本色

  •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 2.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 3.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 4.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 5.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 6.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 7.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 8.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 9.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三、文字下乡

  • 1.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 2.”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 3.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 4.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四、再论文字下乡

  • 1.所谓学就是再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得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 2.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上不能不力求发展。
  • 3.所谓时间上的阻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 4.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

五、差序格局

  •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 2.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 3.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 4.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
  • 5.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
  • 6.在西洋社会里争得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六、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 1.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事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 2.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七、家族

  • 1.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 2.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八、男女有别

  • 1.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 2.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九、礼治秩序

  • 1.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 2.人治与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 3.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十、无讼

  • 1.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 2.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得弊病却已先发生的。

十一、无为政治

  • 1.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
  • 2.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并不是为了要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至于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不能是没有目的的,而所具的目的也很难想象不是经济的。
  • 3.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 4.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的政治的理想。

十二、长老统治

  • 1.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 2.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
  • 3.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
  • 4.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十三、血缘和地缘

  • 1.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 2.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
  • 3.血缘所决定的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
  • 4.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母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 5.怎样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
  • 6.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的往来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 7.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

十四、名实的分离

  • 1.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再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
  • 2.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 3.乡土社会环境固定,在父死三年之后才改变他的道的速率中,社会变迁也不致引起人事的冲突。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反对”在这种关系里是不发生的。
  • 4.在横暴权力之下,没有反对,只有反抗,因为反对早就包含在横暴权力的关系中。因之横暴权力必须压制反抗,不能容忍反对。在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不同答案上,但是有时,一个社会不能同时试验多种不同的方案,于是在不同方案之间发生了争斗,也可以称作”冷仗”,宣传战,争取人民的跟从。为了求功,每一个自信可以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感觉到别种方案会分散群众对自己的方案的注意和拥护,因之产生了不能容忍反对的”思想统制”。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了对垒。
  • 5.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

十五、从欲望到需要

  • 1.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但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因之有了“计划”。
  • 2.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 3.观察人类行为,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

十六、后记

  • 1.社会现象在内容上固然可以分成各个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不是孤立的。
  • 2.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

十七、附录

  • 1.通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教育,每个人”学而时习之”获得他所处社会中生活的权利和生活的方式。不仅如此,如果一个社会成员不按这些规矩行事,就会受到社会的干涉、制裁,甚至被剥夺掉在这个社会里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真是生死所系。
  • 2.这个世界是以生物体为基础的,正如生物体是以无生的有机体为基础一样。生命的开始,出现了生物界,生物群体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界。人还是动物,但已不是一般的动物,人的群体已不是一般的群体,上升成为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本身是个实体,生物人不能认为是社会的实体,而只是社会的载体。
  • 3.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是属于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两个层次。人有两个属性:生物人和社会人。
  • 4.科技变迁了,社会的其他制度也得相应地变迁,不然就出现社会脱节和失调。科技的进步是人为的,是人用来取得生活资源的手段,其他部门向科技适应也得出于人的努力改造已有的制度。
  • 5.社会行为是发生在社会所规定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不是无序的而是有序的。如果我从这个角度去看在我面前展开的各个人的活动,就有了一个井然的秩序。
  • 6.社会总是要求”满街都是圣人”,把一套行为规范来套住人的行为,可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甘心情愿当圣人的,即便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是到了快死的70岁时方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章目录
  1. 一、重刊序言
  2. 二、乡土本色
  3. 三、文字下乡
  4. 四、再论文字下乡
  5. 五、差序格局
  6. 六、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7. 七、家族
  8. 八、男女有别
  9. 九、礼治秩序
  10. 十、无讼
  11. 十一、无为政治
  12. 十二、长老统治
  13. 十三、血缘和地缘
  14. 十四、名实的分离
  15. 十五、从欲望到需要
  16. 十六、后记
  17. 十七、附录